您好!欢迎来到众企智华财税官方网站!

增城区财税服务服务热线:

13078242204

当前位置: 众企智华财税 > 财税资讯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倒计时!-众企会计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倒计时!-众企会计

发布时间:2025-04-16 17:23
热度:54
最近在忙着汇算清缴,收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其中有关“工资薪金”的比较多,今天就给大家仔细讲解一下!
一、工资薪金扣除年份的问题

其中一个学员的问题:

翅儿老师,我们单位有这样一个情况,2024年的年终奖,2024年计提,2025年发放并申报个税,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应计入哪一年?企业所得税针对该笔支出,可以在哪一年进行扣除?

首先,个税层面:

2025年实际发放的奖金,应在实际发放次月十五日内办理扣缴申报,如选择并入综合所得预扣预缴,参与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其次,企业所得税层面:

所得税扣除的年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跨年度支付工资奖金有3种情况:

1、上年度计提,在次年的5月31日前实际支付;在计提年度,也就是去年税前扣除即可的;

2、上年度计提,在次年5月31日后实际支付;汇算清缴时候因为该笔支出没有实际支付,故不能在计提当年税前扣除;

3、上年度未计提、未发放,今年计提并完成发放;直接作今年的费用做账、今年扣除。

还有,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条件:

第一,需要是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中指出“准予税前扣除的,应该是企业实际所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二条:

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年度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在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年度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

也就是说你在2024年计提了,在2025年5月31日前实际发放了,2024年是可以扣除的;

第二,要有合理性;

国税函2009年3号文规定,“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1)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5)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二、关于汇算清缴中工资薪金的风险疑点主要在哪里?

上海市税务局回复: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职工薪酬的疑点包主要包括:

(1)工资薪金支出与《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的“收入额”差异过大的;
(2)工资薪金支出占成本费用的比例过大的;
(3)职工福利费支出占工资薪金支出比例过大的。

这几个点大家可以关注下,因为现在金四已经到来,大数据、智慧税务之下,企业有异常行为,被发现很容易;汇算清缴需要提交的数据量非常大,所以很多人做完汇算清缴以后也不能安心,害怕在提交以后,税局打电话让你解释某某数据异常的原因。

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问题:

【场景案例1】一家公司被稽查,个税申报系统的工资薪金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的工资薪金相差11万,让解释原因。

这里的数据逻辑要匹配。

一旦不匹配,要么是你虚列工资薪金想要少缴纳所得税,要么你个税这里没有及时足额的申报缴纳个税。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没有履行好有50%到3倍的罚款的。

【场景案例2】某企业会计认为需要缴纳个税就在个税系统申报,不用缴纳个税的话,就不用申报了。

新个税法下每月可减除费用上升到5000元,再加上7项专项附加扣除,直到现在,还有部分企业的财务认为无需缴纳个税,就不需要申报个税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交税和不申报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不管发多少工资 ,都要申报缴纳个税的。

【场景案例3】社群答疑的时候,一个学员留言:

为了给高管节省个税,公司把高管的工资拆解开了,均在了很多低收入的人的名下,申报了个税,然后这里发放完了工资以后,再从低收入的雇员手里,把钱转给高管的账户?这样问题大不大?

这样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比如:

第一,你把工资发放到别人的账户,能不能收回来?

第二,员工通过个税APP里看到自己申报了那么多的工资薪金,会不会反手举报公司?会不会申诉?

你们企业有没有被企业申诉过?

每年3月份是不是要开始做个税汇算清缴的工作呀,你一看自己的工资和实际的工资相差这么大,你会不会找企业要一个说法?反手一个申诉对不对?

这个是可以通过个税APP等工具直接申诉,一接到申诉税务机关就该给你打电话了。

第三,社保问题:一旦出现劳资纠纷,员工去告企业,让按照申报的工资薪金金额去补充缴纳社保,是不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电话咨询
13078242204
在线留言
微信联系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置顶